龙山新闻网

通讯员系统登陆

2021年4月12日   农历庚子(牛)年 三月初一
夫妻“桃”金记 ——内溪乡五官村返乡夫妻回乡创业事迹小记
2025-07-28 15:04:1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内溪乡 | 编辑:朱柯源 | 作者:向前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615

龙山县融媒体中心7月28日讯(通讯员  向前)内溪乡五官村的彭大忠和贾顺玉夫妻俩在外从事物流运输工作,已有十多年。他们辗转全国各地奔波,尽管两人年收入有 10 多万元,但家中老人和小孩无人照料。对家乡的思念,让夫妻俩心中一直藏着回乡创业的念头。然而,此前因未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,他们一度感到无所适从。

上天往往会把机会赐给用心执着的人,一次偶遇,夫妻俩在为云南某地一位果农运输锦绣黄桃的过程中,他们了解到黄桃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,有巨大的致富潜力。加之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、气候条件、土壤属性都非常适宜锦绣黄桃的生长,于是夫妻俩决定放弃可观的打工收入,于2018年回到家乡,开启了他们的“桃”金之旅。

创业之初,他俩面临土地流转、资金短缺等一大堆困难,加之对桃树的病虫防治、枝叶修剪、施肥灌溉等技术他们都得从头学起,不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,而且一度还有想放弃种植黄桃的想法。当该乡负责人了解到实情后,便设法为其排忧解难。夫妻俩在乡负责人的开导和鼓励、在村“两委”的鼎力相助和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,重拾信心,通过村委会协调,合理流转土地280亩,同时查阅大量黄桃种植技术相关书籍,驻村工作队邀请农业部门相关技术专家现场指导,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,不断总结经验,逐渐掌握了黄桃种植技术,2021年桃树开始茁壮成长,2022年挂果销售,当年收入就达15万余元。

为了提高黄桃的品质与产量,他们坚持绿色生态种植理念,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,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,确保黄桃的天然、绿色和健康。2022年夫妻俩“桃”到了回乡创业的第一桶金后,开始尝试多样化、多品种齐发展的模式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品种为王、四季有果”的发展思路,先后引进蜜汁李、蜜橘、黄金梨等果品,经过三年的潜心种植,逐渐形成桃、李、橘、梨等鲜果错峰上市的格局,满足不同季节、不同消费者的需求。

随着黄桃的丰收,销售问题又让夫妻俩犯了难,为了打开市场,在乡村两级干部及县交运局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帮助下,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,线上线下齐发力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,吸引不少游客和水果商贩前来采摘,同时“定单式”运往龙山、吉首等地。看到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夫妻二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。

据了解,夫妻俩的果园面积今年已扩大到300多亩,预计今年锦绣黄桃产量超过6万斤,产值有望突破30万元,蜜汁李产量1.5万斤,产值约10万元,下半年黄金梨、蜜橘也丰收在望。同时,每年带动本村村民在果园务工500余人次,村民务工收入达5万余元。

看到夫妻俩的皮肤被太阳晒出的深麦色,手掌粗糙得能清晰看见交错的纹路,那是常年手握农具、搬运果品留下的印记。他俩眼神里透着一股踏实的干劲儿,既有并肩作战的默契,又有果实丰收的喜悦,说话时总带着点憨笑,嗓门洪亮得能穿透果园的风,身上散发着泥土、阳光和果香混合的味道。

如今,五官村的锦绣黄桃产业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,它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对夫妻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创业的艰辛和对家乡的热爱,他俩也因此成为了村民心中的劳动模范和致富带头人。

责编:朱柯源

一审:向波

二审:周娇

三审:张军

来源:内溪乡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通知公告
部门
乡镇
要闻

  下载APP